首页 > 矿场 > 从历年的数据看以太坊的发展
路安  

从历年的数据看以太坊的发展

摘要:一手比特币矿机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小编:记得来源:以太坊爱好者作者: Joel John 翻译 & 校对: 闵敏 & 阿剑以太坊的目标的是成为世界计算机。这一路走来发生了很多事:当过猫贩子,被攻击到分叉,做过反独裁体制的斗士,还
从历年的数据看以太坊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小编:记得

来源:以太坊爱好者

作者: Joel John 翻译 & 校对: 闵敏 & 阿剑

以太坊的目标的是成为世界计算机。这一路走来发生了很多事:当过猫贩子,被攻击到分叉,做过反独裁体制的斗士,还创建了一个新的金融架构。关于以太坊的说法有很多,有人说它是货币,有人说它是失败品,有人说它是可篡改的账本等等。这些评价都不太中肯。以太坊就像是一把刀,既能用作工具,也能充当武器,取决于使用者是谁。因此,我开始自己动手探索以太坊的发展状况。我之所以会对此产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在 2019 年 5 月写了一篇关于去中心化金融的文章。我发现几乎所有去中心化金融应用都是构建在以太坊上的。这篇文章则是我尝试理清所有跟以太坊相关的数据时得到的成果。

从历年的数据看以太坊的发展

-图源:https://twitter.com/joel_john95/status/12250049-

在本文中,我已经避免了将以太坊与比特币进行直接对比。就像金融系统可以涌现出各种商品、货币和金融工具一样,我相信数字资产生态系统也可以进行不同的实验。如果我们相信去中心化,那么可以实现去中心化的机制之一就是保存多个账本备份,因为单个账本更容易遭受黑天鹅事件的影响。在 “账本至上论” 占主导的世界里,这类实验是没有生长空间的。但正是依据同样的理由,我支持多种账本,只要这些账本能够发挥它们的作用,不出错就好。我希望能通过这篇文章来反映以太坊的发展情况,而不是贬低比特币或以太坊。

地址数量的增长和活动从历年的数据看以太坊的发展

-以太坊的激活地址数量(红线表示新增地址,黑线表示活跃地址,蓝线表示激活地址总数)-

以太坊上一共有 6900 万个地址,每天只有大约 25 万个地址是活跃的。其中,居然有 5 万个是新地址。由于在以太坊上创建新钱包或转移资产的成本比大多数网络都要低,这些数据本身并不起眼。让我觉得有趣的是,活跃地址和新钱包的数量比起 2017 年 ICO 热潮之时要高得多。一大关键因素可能是 USDT 切换成了 ERC-20 标准,以及以太坊上兴起了很多混币器(mixer,通过充当多人转账的中转站而混淆资金流向、保护使用者隐私)。在 2019 年,有大约 22.6 万个不同的钱包地址与去中心化金融应用有过交互。这些用户大概率是超级用户,会经常使用钱包。虽然去中心化金融这个领域很有吸引力,但是未来支撑以太坊上钱包活动的可能是非同质化代币(NFT)和数字化博彩。Axie Infinity 和 Gods Unchained 等游戏正在推动新一代用户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使用以太坊网络。这就好比是从互联网聊天室(IRC)逐渐过渡到 WhatsApp 。前者是功能性的,后者成为了主流。随着各个项目不断降低账本交互的复杂程度,未来或将出现更多活跃地址。

目前为止,以太坊总计处理了 9 亿个交易从历年的数据看以太坊的发展

-(红色表示转账数量,黑线表示交易数量)-

如果将活跃钱包的数量和新增钱包的数量当作衡量与以太坊交互的人数的指标,那么交易数量就是衡量他们交易频率的指标。我们可以看出上两张图之间的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与 ICO 火爆的一年同期相比,交易和转账数量并未出现大幅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去中心化金融和流动性池日渐成熟。如果以太坊上的地址总量下降了,就可能会由此推断出留存下来的用户都是超级用户,经常发起很多个交易。然而,这两个指标都没有下降,这就表明

(i)自 2017 年以来,新增用户已经弥补了流失用户的数量

(ii)新增用户的交易频率与之前 ICO 的投资者一样

真正发生巨大变化的是下一个指标——以太坊上的平均交易规模。

总交易规模达 2.1 万亿美元从历年的数据看以太坊的发展

-(红线为单日平均交易规模,黑线为单日交易总量,都以 USD 计量)-

平均交易规模在 2017 年 8 月 11 日达到了顶峰,将近 4 万美元。以太坊区块链上的总交易量在 2018 年 1 月 14 日达到了顶峰,即,330 亿美元。这两个数据可与以太坊当时的热门用途联系起来。2017 年 8 月首次出现了 ICO 热潮,到 9 月底为止吸引了超过 10 亿美元的资金。另一方面,自 2017 年 12 月比特币经历价格调整之后,山寨币热潮在 2018 年 1 月达到了高峰。不过,未来还是要向前看,不能沉溺于过去。活跃地址和交易数量显示了以太坊账本上的交易数量和频率,平均交易规模则反映了资金的转移量。截至撰文之日,平均交易规模在 138 美元左右。根据这些指标,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数字资产的大众化。

简单来说:

自 2017 年 2 月以来,交易数量已经增长了 6 倍自 2017 年 2 月以来,活跃地址的数量已经增加了大约 10 倍链上交易总额已经增加了大约 12 倍(从 1100 万美元上升至 1.28 亿美元)但是,平均交易规模已经降低了 99.5% 左右。

随着非同质化代币逐渐成熟,平均交易规模还有可能进一步下降。通常而言,以太坊的用户不需要转移大量以太币。如果小额交易者人数增多,则表明以太坊对用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另外,这一点还可以通过排名前列的账户中的以太币数量来衡量。

最大的前 100 个钱包持有约 30% 的以太币从历年的数据看以太坊的发展

-

(红线为交易所的前 100 钱包持币数量,黑线为交易所外的前 100 钱包持币数量)-

一旦我们考虑到排名前 100 的地址中以太币数量的占比,就会更明显地看出以太坊的大众化趋势。包括交易所的钱包在内,前 100 的地址内的以太坊数量占全网的 1/3 ,大约是 32% 。对于这样一个支撑 “去中心化金融” 的项目来说,这一数字看起来有些可怕,但是有逐步下降的趋势。根据 Glassnode 的数据,相比之下,比特币流通量中有大约 11 % 为交易所持有,以太币流通量中有 8% 为交易所持有。自 2018 年 11 月以来,以太坊持币大户似乎正在屯币。对此有以下几种解释:

那些在 2018 年币价巅峰时期进行分散投资的投资者目前正在买入以太币。现在,他们可以使用较低的价格买入当年卖出的以太币。以太币的币价自历史最高价以后大幅下跌,一部分投资者不再卖出以太币,因此该占比停滞不前,没有出现大幅下降。随着越来越多散户购买以太币,持有一定比例的以太币所需的成本上升。以太坊网络上越来越难以形成新的大户。

这些大户不再卖出更多以太币的另一个原因是,无需通过传统金融基础设施即可以进行美元计价的借贷(去中心化金融)。如果我们通过幂定律来分析去中心化金融,这就很明显了。通常来说,3 到 5 个大户会掌握一个产品内资产总量的 60% 至 80% 。(欲知详情,可以参阅我关于 InstaDApp 的文章。)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以太坊已经留住了一群大型持币者,因为他们非常看好以太坊网络的前景。我认为这是一种支持的表现。

以太坊的交易费已达 2.42 亿美元左右从历年的数据看以太坊的发展

-

(黑线为手续费总额,红线为按交易数量求平均的手续费规模)-

以太坊网络的交易费用共计达 2.42 亿美元。有趣的是,交易费的历史峰值不是在 2017 年 ICO 热潮期间,而是在 2018 年,当时的交易费总额是 1.6 亿美元。相比之下,2019 年的交易费只有 3400 万美元,与 2017 年差不多。2018 年 2 月,每个交易的成本出现暴涨,达到了 5.5 美元,如今又跌至 0.1 美元。虽然目前的交易成本非常低,但是相比 2017 年 2 月期间,以太币价格暴涨之前的 0.03 美元已经涨了两倍多。由于交易费会出现波动,这会对以太坊上构建的产品产生不利影响。开发者必须考虑到小额交易所需负担的交易成本。去中心化计算和存储服务的通常需要应对 gas 成本太高的风险,否则就吸引不到客户。有一些项目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例如, 通过 Gasless by Mosendo ,用户无需持有以太币来支付 gas 费用,即可实现 DAI 的转账。同样地,很快还会出现一批 API 层项目,一边代表不持有以太币的终端用户进行交易,一边直接向企业收取费用。Nuo Network 目前已经上线了一个类似的早期版本。从长远来看,如果以太币的价格大幅上涨,就会出现更多复杂的衍生品和期货,可以大规模地对冲交易费,就像现如今的传统金融世界那样。

从历年的数据看以太坊的发展

-(黑色部分为区块奖励规模,红线为手续费规模)-

一旦你将区块奖励与交易费的累积额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以太坊有一个有趣的特征。过去 5 年来,区块奖励总额达到了 1.5 亿美元。可以说,目前为止以太坊已向矿工支付了 3 亿美元左右,但是在比特币面前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到目前为止,比特币已向矿工支付了 160 亿美元。从我们在衍生品市场上看到的交易量来看,可以肯定地说,鉴于二者的费用机制,人们会更喜欢挖比特币而不是以太坊。我还发现有一个常见的解释,挖比特币的矿工也会把挖以太坊当成一个副业。由于有看涨预期,矿工通常持有净多头头寸。我发现矿工的余额随着币价的波动而波动,就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从历年的数据看以太坊的发展

-来源:San Graphs(蓝线为 ETH 价格,深蓝色部分为矿工地址持币数量)-

在过去的几年中,有一些因素可能对矿工的行为产生了影响。我的理解是,在 2016 年 1 月和 2017 年 1 月之间,鉴于以太币的交易价格较低,以太坊似乎只是一个在极客圈子里流行的玩票项目。以太币的币价在 2016 年底出现了第一次暴跌,那是在 “The DAO” 事件之后,以太币正处于恢复期之时。2017 年 3 月,以太坊企业联盟成立,币价回升至 40 美元,之后又出现了一轮下跌。随着以太币价格飙升,区块奖励和交易费能够保障以太坊的稳定运行,矿工余额达到了低点。在过去的一年半中,矿工余额似乎一直在增加。过去的 18 个月以来,矿工持有的以太币数量从 60 万猛增至 160 万。这帮人是真正的囤币党。但是,要研究那些非持币者的行为,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交易所的情况。

在牛市期间,交易所持有的以太币价值 115 亿美元从历年的数据看以太坊的发展

(各交易所持有的 ETH 数量)-

从历年的数据看以太坊的发展

-(各交易所持有的 ETH 价值,以美元计价)-

以太坊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规模和成就,蓬勃的交易所生态系统或许是一大关键因素。与如今的新币上市不同,以太币在当时最大的交易所 Kraken 和 Poloniex 的上市门槛很低。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因为以太币降低了资产发行的门槛,并围绕新资产建立了社区,我们就不会看到如今市场上涌现出了近 1600 种数字资产。我都不敢想象,要是没有以太坊的话,代币生态系统会是什么样子。将这些图表放在一起之后,我注意到了一个很关键的数据,即,交易所的以太币流通量量是低于比特币的。根据 glassnode 的数据,比特币的供应量是 1800 万,交易所持有的比特币数量约为 210 万(占比为 11.6% 左右)。相比之下,以太币的供应量是 1.09 亿,交易所持有的以太币数量约为 900 万(占比为 8.25%),略低于比特币。这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以太坊交易的速度相对较快,而且成本较低。正因为以太坊交易速度较快,在币价剧烈波动之时,人们更容易转移资产,并从中获利。注:交易所实际持有的以太币数量可能略高几个百分点,因为我的数据来源并不包含 Coinbase 的余额。在研究过这些数据之后,我得出了另外两点结论

2016 年至今,交易所持有的以太币数量已经减少了 50% 。这或许表明,将以太币视为投机资产的人越来越少了。目前,交易所持有的以太币总值为 15 亿美元。相比之下,截至本文截稿之时,去中心化金融智能合约中锁定的价值是交易所的一半,为 8.75 亿美元。等到去中心化金融中锁定的以太币超过交易所之后,就会出现大反转了。

接下来是反映以太坊生态系统现状的最后一个指标—— ICO 余额。不过这个指标让我有些担心。

各大 ICO 项目资金告急从历年的数据看以太坊的发展

-截至 2019 年 10 月最大的 ICO 钱包-

在 ICO 热潮期间,各大项目募集了大约 80 至 160 亿美元(数据来源不同,具体金额也不同)。目前,各大 ICO 项目所持有的以太币价值为 5 亿美元左右。在过去两年间,各项目方一直在烧钱,似乎已经烧的不剩什么了。以 EOS 为例,尽管 EOS 募集了 40 亿美元,又花 3000 万美元收购了 http://voice.com,但它还是没能在链上搭建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可能是想在 bitshares 上搭建一个吧,呵呵【摊手】)。如果网络没有产生费用,或是平台没有创造收益的话,项目方就只能去募集风险资金,或是倒闭。在 2019 年底,我们已经看到有很多项目倒闭了。到了 2020 年,如果这些山寨币消失,ICO 项目彻底黄了,资产大幅缩水,这些项目将会有大麻烦。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过去两年来,项目方一直在烧钱,却没什么进展。这些 ICO 项目的各项指标将越来越差,又不能像 MakerDAO 那样会出现突发性增长,后期融资看起来并不乐观。

项目前景不佳、拉不到投资、产品的市场适应性低(例如,Bancor 和 Uniswap),再加上资金即将耗尽,这对于整个行业和社区来说都是值得反思的事。这并不一定是坏事。资金告急通常会让企业家转向生存模式,并专注于关键的绩效指标,而不是一味地烧钱。这还有可能促使企业家进行之前从未做过的实验,开拓全新的商业模型。在接下来的几年,我们将看到一大批项目倒闭。

自 2018 年 3 月以来,去中心化金融增长了 30 倍,Maker 居功至伟从历年的数据看以太坊的发展

-(锁定在各 DeFi 项目中的 ETH 数量)-

自 2017 年以来,去中心化金融增长了 30 倍,很大程度上是 Maker 的功劳。一个关键的原因是,由于代币价格波动性太大,需要稳定资产作为对冲,自 Tether 出现之后,稳定币开始流行起来。此外,由于以太币的价格创下新低(即,80 美元), MakerDAO 之类的项目让以太币大鲸们可以通过 Maker 为他们所持有的以太币加杠杆。无论如何,自 2018 年以来,去中心化金融领域已经有了可观的增长。有趣的是,去中心化金融中锁定的以太币显示出了明显的幂定律。在去中心化金融领域,锁定的以太币主要用来生成 SAI 和 DAI ,Compound 则位居第三。Uniswap 和 DyDx 等交易工具也聚集了一部分以太币,但是没那么多。似乎市场已经自行决定了它所偏爱的货币发行协议。Synthetix 等项目正在试验全新的模型,利用以太坊和 SNX 代币来发行资产。目前,Synthetix 的发展势头良好。从图中也可看出,这个行业确实需要新的商业模型。单靠项目中锁定的以太币和交易费,可能不足以支撑一个营利性企业。希望我们能在 2020 年看到更多新项目。

以太币的强大力量源自其用户从历年的数据看以太坊的发展

-几个主流项目的 Github 活动(最上面的那条线是以太坊,次之的紫色是比特币,再次之的是 EOS,下方的蓝色线是 Maker)—— 来源:Santiment -

最后,最令以太坊与众不同的是它的用户。以太坊 吸引的用户越多,其网络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当人们想到以太坊及其社区之时,通常都会提起一些争议性事件(如,ICO 、"The DAO" 分叉等),这对他们来说似乎是无法接受的。但是,他们往往忽视了,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事件,正是因为以太坊网络能够吸引各种各样的人。其中大部分是开发人员。相比于其他网络(以及它们的 github 活动),以太坊一直是遥遥领先的,即使在之前漫长的熊市里也是如此。正是因为以太坊一直以来都很推崇创新,去中心化金融、非同质化代币和代币发行领域才会涌现出这么多创新项目。只要一直保持这种势头,以太币就能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价值 10 美元、100 美元还是 1000 美元,我自己也不清楚。有效市场假说和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结语

尽管以太坊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波折,但我相信整个网络是一直在进步的。或许有人觉得以太坊徒有虚名,可其从来没有一条链能像以太坊这样,冒出了 ENS、去中心化金融、非同质化代币和 ICO 。在以太坊成为主流之前,以太坊及其社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当我在接触以太坊社区,以及与以太坊创始人交流的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这与 2007 到 2008 年的 Ubuntu/linux 很像(就跟我第一次接触它们的感觉很像)。学习的过程虽然很难,但是这个社区非常有趣。产品虽然不完整,但是一直处于缓慢更新之中。最重要的是,有一系列产品可供我日常使用。我不知道这一切是否能让以太币增值。我认为,以太币(和比特币等代币)就算暴跌了 90% ,也依然是有用的。前不久,以太币还一路下跌至 80 美元。我的

原文链接:

https://www.decentralised.co/ethereums-numbers/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