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矿场 > 贵州废弃的工矿遗址,曾有2万人在此生活,有着“小香港”的美誉
路安  

贵州废弃的工矿遗址,曾有2万人在此生活,有着“小香港”的美誉

摘要:贵州矿场在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和扬武乡南部,有一处规模巨大的近现代工业遗址,沿着盘山公路一直往上走,道路一侧是涓涓不断的溪流,而另一侧就会分布一大片的灰色的建筑。这些建筑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这是一座废弃的大型工厂。这处遗址名为-丹寨金汞矿工业遗址,该矿始建于上世纪40年

在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和扬武乡南部,有一处规模巨大的近现代工业遗址,沿着盘山公路一直往上走,道路一侧是涓涓不断的溪流,而另一侧就会分布一大片的灰色的建筑。这些建筑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这是一座废弃的大型工厂。

贵州废弃的工矿遗址,曾有2万人在此生活,有着“小香港”的美誉

这处遗址名为-丹寨金汞矿工业遗址,该矿始建于上世纪40年代,在1990年因资源枯竭停产关闭。这里曾是一处矿产资源丰富的富矿,据说在火药未发明之前就有人在今遗址用火烧泼水爆炸等土法开采。在唐朝,当地土司向朝廷敬贡的礼品中,就有此地出产的活水银以及银饰等。

贵州废弃的工矿遗址,曾有2万人在此生活,有着“小香港”的美誉

1940年,当时的政府就在三都、丹寨两地建立汞矿厂。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接手,并邀请苏联专家进驻矿区指导工作。一直到1990年矿厂关闭,几十年来丹寨汞矿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贵州废弃的工矿遗址,曾有2万人在此生活,有着“小香港”的美誉

而今的这里成为一处工业遗址,偶尔有游客和退休的职工来此游玩和缅怀。整个工厂的规模很大,占地180平方公里,职工家属近两万多人,厂区沿着山沟延绵分布几公里。最为鼎盛时期,白天高音喇叭声不断,工人忙个不停。晚上生活区内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贵州废弃的工矿遗址,曾有2万人在此生活,有着“小香港”的美誉

当时的矿厂和众多国企一样,内部宛如一个微型的小社会,各类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职工宿舍、幼儿园、子弟学校、中学、礼堂、职工俱乐部、篮球场、邮局、医院等。

贵州废弃的工矿遗址,曾有2万人在此生活,有着“小香港”的美誉

80年代左右,当时的矿场工人每月都能拿70-80元工资,这绝对是一份高薪工作。很多毕业的年轻人都希望到矿厂上班。每到周末,一趟趟班车开出,进城购物的人潮络绎不绝。因此矿厂也被当地人贴上了“小香港”和“小深圳”的标签。

贵州废弃的工矿遗址,曾有2万人在此生活,有着“小香港”的美誉

而随着矿厂的关闭,职工和家属纷纷走出大山,而一栋栋厂房,楼房则被遗留在大山之中。但整个遗址保存还算完好,曾经的办公楼、车间、宿舍楼乃至电影院、医院等等,整体框架依然存在,门窗也没有被太多的损坏。工厂内部法国梧桐,如今已是枝繁叶茂;一些藤蔓恣意生长,千枝万叶交错在一起,爬满一栋栋旧厂房和宿舍楼。

贵州废弃的工矿遗址,曾有2万人在此生活,有着“小香港”的美誉

这里还保留着六七十年代的样子,到处是苏式建筑,筒子楼。五十年代,国内很多大型项目都有苏联专家指导建设,当时的基建很多都模仿苏联。到六七十年代,虽然苏联专家都撤走了,但建筑风格的影响依然存在。在矿区还有几座招待苏联专家的别墅,如今已是杂草丛生,满目狼藉。

贵州废弃的工矿遗址,曾有2万人在此生活,有着“小香港”的美誉

有消息传出,当地可能会依托金汞矿遗址留下的资源开展旅游,不知是否为真,能否落实,但这个为共和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矿厂值得我们铭记。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