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将积极对外赋能,探索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竞争选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9月24日在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表示,在数字人民币试点中维护支付市场的公平竞争。一方面,数字人民币将为不同支付服务机构的创新发展提供公平的准入机会和统一基础设施,促进市场竞争择优;另一方面,利用数字人民币的法偿地位打破支付市场中的机构壁垒、工具壁垒和平台壁垒,实现数字人民币的全场景支付,提升零售支付服务的可达性和社会总福利水平。
以下为演讲内容。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普惠,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发展普惠金融。因此,要着力解决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金融新发展格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在过去几十年里,普惠金融的概念已有了很大发展。最初,关注的是小额信贷及微型金融等方面的活动。现在,普惠金融被视为涵盖广泛的综合性的政策目标,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我们理解,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服务可得性。就是消费者能够以机会均等的方式接入各类服务设施并获取服务产品,这样人们就可以便捷地挑选和获得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
二是成本可负担。金融机构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要让服务对象负担得起。同时,金融机构的各项运营管理及风险成本也应该可承担,确保自身能可持续地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三是可使用、高效率。为有障碍人群、老年人、非居民等普惠金融重点服务人群提供可使用、高效率的产品线,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这些产品不仅能用,而且好用、爱用。
四是竞争环境公平。“守正创新”的数字技术应为市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确保金融产品合法合规和安全有效,不能打着“数字”、“普惠”的名义去做监管套利的事情。
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是有层次的,相辅相成的,包括储蓄、融资、支付、保险、养老金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其中支付服务是普惠金融体系的基石,我今天就重点讲讲支付方面的普惠。
目前,在支付普惠领域还存在着“数字鸿沟”。在一些偏远山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较弱的地方,一些人群难以享受到数字金融技术带来的好处。智能终端的使用门槛造成不同群体从数字金融服务中获益的能力有所分化,对于有障碍人群,单纯依赖数字技术的普惠服务难以实现便利和高效。同时,一些定位于当地展业的中小银行、微型金融机构由于自身的科技实力较弱,数字化转型困难,难以与大型机构竞争,被迫退出一些细分、长尾市场。
另外,全球约有15亿人因无法认证身份而在经济活动中被边缘化。尽管生物识别等数字技术可带来稳定、高效的身份识别系统,但也会增加个人信息相关风险问题,威胁普惠金融的稳健发展。最后,二十国集团和国际清算银行等国际组织都非常关注当前跨境支付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透明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关系到普惠金融工作的推进。
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为国内零售支付市场提供的公共产品,其初心就是推动金融普惠的发展,所以,我们在数字人民币的试点过程中,一直努力落实金融普惠的理念。
一是在数字人民币设计上增强支付服务的可获得性。数字人民币的账户松耦合设计,可方便偏远地区民众可在不持有传统银行账户的情况下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我们联合运营机构,进行无障碍设计,优化了数字人民币APP屏幕阅读器、语音助手、对比度增强和内容放大功能,提升可访问性,提供友好的前端交互体验,满足有障碍人士的需要。
为缓解老年人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不会用、不敢用电子产品的困境,我们还推出了数字人民币可视卡硬件产品,短期来华的非居民如果不习惯使用手机APP软钱包,也可以使用可视卡。另外,对于通信网络覆盖不佳的场景,公众可以依托双离线功能,实现随时随地的便捷支付。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数字人民币的可得性,构建分布式数字身份认证体系,为更广泛的群体提供数字金融身份识别与认证服务。
二是在数字人民币设计上致力降低支付成本,提高可负担性。人民银行不向发行层收取费用,商业银行也不向个人客户收取数字人民币的兑换服务费,有助于减轻实体经济负担,优化营商环境。在降低支付信息保护成本方面,针对公众使用移动支付所付出的隐私成本过高的问题,数字人民币遵循“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的可控匿名原则,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以满足公众对小额匿名支付服务需求,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缓解“隐私悖论”及社会焦虑。
三是在数字人民币设计上提升支付产品使用效率。结合数字人民币的银行账户松耦合和价值特征,实现“支付即结算”,提高支付体系运转效率,提升商户资金周转效率;数字人民币具备可编程属性,可以加载智能合约用于条件支付、担保支付等较为复杂的支付功能,为“三农”“支微支小”等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创新赋能。
比如,数字人民币加载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智能合约,有助于发卡机构提高效率、更好服务客户,也有助于解决预付卡领域存在的挪用资金,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业痼疾。今后,数字人民币将积极对外赋能,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参与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竞争选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满足最广泛用户群体和最丰富场景的金融服务产品需求。
四是在数字人民币试点中维护支付市场的公平竞争。一方面,数字人民币将为不同支付服务机构的创新发展提供公平的准入机会和统一基础设施,促进市场竞争择优;另一方面,利用数字人民币的法偿地位打破支付市场中的机构壁垒、工具壁垒和平台壁垒,实现数字人民币的全场景支付,提升零售支付服务的可达性和社会总福利水平。
同时,根据不同的维度划分,数字人民币钱包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比如分级限额的不同等级钱包、不同主体开立的个人和对公钱包、不同载体的软硬件钱包、不同权属划分的子母钱包等等。通过这些钱包组合,形成了数字人民币的钱包矩阵体系,为各类市场机构设计多样化、个性化的支付产品带来更大的创新空间,满足市场主体多场景、差异化、特色化金融创新需求。
(穆长春为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作者:穆长春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