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链号 > NFT如何让大众更容易参与艺术市场?(上)
PlatinumChina  

NFT如何让大众更容易参与艺术市场?(上)

摘要: NFT如何让大众更容易参与艺术市场?(上)
 NFT如何让大众更容易参与艺术市场?(上)

 
 
 
经过了几轮的区块链风潮,2020 年底开始,风口转到了 NFT,又称为非同质型代币(non-fungible token),是一种号称在区块链上运行,加上所有你能想到天花乱坠的修辞:去中心化,不可替代,不可篡改,数位民主,金融创新,「xx链」,「oo币」等,如果不是混迹区块链江湖已久,这些名词一时间还真不好理解,是吧?但其实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动辄把这些名词挂在嘴边的人,通常也不一定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更遑论那些打着区块链名号的项目,90% 虽不见得是心怀鬼胎在诈骗,但多半也不是什么有实际价值与意义的商业模式。
 
这无妨,一如 2000 年前成千上万打着互联网,网际网路横空出世的项目和创业者们,至今的阵亡率大概也超过 90%,不过也正是因为有傻子和疯子前仆后继地投入,多少成就了如今网路科技与生活各个面向的紧密结合。一项新技术或商模,要能普及并影响大多数的人,新颖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能解决人类的问题,还要让解决方案具有实际效益(比如说成本不能太高),才会对社会的进步有帮助。
 
「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人性为主,科技为辅。而不是先创造了科技,再百般扭曲人性,为赋新词强说愁,硬是去符合什么「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分布式帐本」的教条与规则吧?
 
本文要来谈谈 NFT 与区块链科技,以及他是否真如狂热者吹捧的那样,可以影响艺术品市场,乃至整个人类对艺术的观点。
 
让我们开始吧。
 
假设大部分的人已经稍稍懂区块链和 NFT 了,不懂可以 Google 一下,或参考这里,都有很完善的介绍区块链的特性,技术原理,以及与艺术市场相关的 NFT 应用。单就把「资产数位化」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绝不是非区块链不可。有形的资产比如股票债券,以及艺术作品,再到本就以数位方式存在的文本、影音,和其他各种形式的创作,最重要的两个元素就是「真实性」与「流动性」,前者涉及了客观上的持有价值,以及主观上对其寄予的审美和感性的价值;后者则更多是强调投资价值、抗通膨(还可以有升值空间),以及交易的价值,例如是否便于转手?甚至用来作为洗钱的工具。
 
让我们更着重在艺术品的讨论:无论是个人搜藏、博物馆典藏,还是单纯的欣赏,人们总是很在意该件作品的真实与否。这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喜欢真的东西,哪怕其实一般大众根本分不清真品与高仿赝品的差异。但凡艺术品为真,才有收藏与观赏的价值,而若有某种科技的方式,赋予每件作品独一无二的身份识别,自然是有助于这种价值被进一步强化,至于所谓的身份识别是实体形式(证书、封条、防伪贴纸、专家学者的见证),还是数位形式(电子签名,QR 溯源码,智能合约……),就要看哪种的成本较低,验证功能更好,且接受度更高。 NFT 就是属于数位验证的一种技术,把一切都电子化,数位化,在去中心化的保存后,「理论上」是更可靠且方便的。但这不代表传统的机制就一定会被淘汰,这不,我们虽然有了 Spotify、iTunes,但仍有人钟情于黑胶唱片啊。甚至我本人,都还有卡式磁带,和他的播放器咧。
 
我们只会想保存真正的艺术品。赝品或假货可能就让他在街边当成纪念品卖给游客就好。而在主观情感方面,一幅旷世巨作若能让你感动,一但我告诉你他是假的,想必这样的感动就会大打折扣,虽然,我很怀疑大部分的人到底有没有办法分辨。这就是艺术的「主观性」,而且要能对人类情感造成冲击的事物,实体绝对还是比虚拟的更为强烈,也更直接。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数位艺术的兴起,短时间内应该仍不足以撼动传统的艺术圈,而 NFT 虽在「实名认证」,「去中心化资料储存」方面大有可为,但要说他会引领一波艺术革命,有点言过其实了。就算达文西明天活过来,你真的会想看他坐在电脑前,几天几夜的用滑鼠和手写板画一幅蒙娜丽莎,好了让你复制贴上发成 Line 的群组简讯?还是你会更想看,他本人聚精会神,从铅笔素描打底稿,选择与调制釉料,再一笔一画的纵横于油布上,最后长吁一口气,落款签名,表框并成烈在美术馆中?那一个让你更感动一些?
 
当然,这里并非要贬低数位艺术创作者,迈入 21 世纪以来,本就很多新生代的艺术家,不断尝试着用不同的载体、工具,与方式来创作。网路科技与各种新手法,例如电脑绘图、电子艺术、3D 建模……还有其他极具创意的形式(抱歉恕我不是艺术圈的人,脑海中的词汇不够多),也让艺术迈入新的纪元,以及走入更多人的生活。艺术本就不该只存在于绘画,雕塑等传统的型态,而是以更为多元的方式来诠释世界,以及释放创作者本身的灵感。也因此,近年来不管是台北、上海、纽约、伦敦、巴黎等地,都纷纷出现大型的「数位艺术」展,他们很多虽然都是可以轻易仿制的形式,例如动画与音乐,完全就是储存在电脑或云端上的一串代码而已,但所带给观众的震撼,也是不可小觑的。
 
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绝对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无论是创作者,搜藏者,或是观众,而 NFT 可以更轻易的帮这类的数位作品验明正身,进而让持有「原著」——也就是最原始的那份档案,变得可以被识别,且具有意义。后续无论如何仿制,即便 100% 一样,却仍会缺少那最关键的一块:NFT 或其他形式的数位认证。
 
至于这样有没有人会买单?我认为取决于那数位艺术品的「稀有性」,以及所谓的「名人效应」。 推特的第一条贴文或许很有价值,村上村树某天拍了张他的早餐的照片可能有很有价值,但你推特写得就算再文情并茂,远赴南极拍的冰川照片再怎么波澜壮阔,我想都没什么赋予NFT 的必要……因为大概除了你的同温层,大概没人会在乎。
 
我会认同科技带来艺术创作的更多可能性,也赞同数位艺术让作品得以广泛流传与进入更多的「次文化」圈。甚至,各大主流的博物馆,早就都纷纷建立「数位典藏」的服务,亦即你只需透过电脑,便可在增强实境 (AR) 或虚拟实境 (VR) 的协助下,逛遍各大展馆,近距离几乎零误差的享受欣赏艺术——传统艺术或数位艺术,的感动。当然,这取决于你的家用电脑设备与网路流量,是否足够,诚然,这多少也还是与现场观看有所落差。
 
往好处想,越多人亲近与接受艺术,绝对是件值得推广的好事,能有助于人类整体文明水平的提升。举例来说,只要建置适当的设备,中国偏远乡间的学生也能观赏大英博物馆,罗浮宫的馆藏。只要负担基本的工具,任何人有灵感都能自由挥洒,在无边无际的网路上,低成本的挥洒与创作。科技带来的进步是让更多「人性」能够在各种领域发挥,而区块链与 NFT 的导入,确实有协助原作「标志真伪」的功能,也能让广大网友更简单的区别出「真品」和「复制品」。但在数位的世界,大家是不是真的会如同现实环境中一样,这么在意作品的真伪,又是另一个有待观察的议题了。再说,NFT 要「撼动」乃至「重塑」艺术世界,除了话题炒作之外,我实在不懂抱持这样立场的人,究竟在想什么?
 
接下来,下一篇,我们会来谈谈更俗气的东西,也就是艺术品的「流动性」,讲白了就是投资,增值,变现,然后赚一笔的完整流程。
 
信息提供人:Jack H、Jamie M. 和 3ArToken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