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 > 【NEO】新加坡《支付服务法案》实施在即:加密交易所均需着手申请牌照
Bplus新加坡  

【NEO】新加坡《支付服务法案》实施在即:加密交易所均需着手申请牌照

摘要:摘要1月14日,《支付服务法案》通过新加坡国会审议,已被正式立法。据Bplus新加坡(ID:BplusSG)独家信源透露,《支付服务法案》正式实施在即,新加坡数

摘要

1月14日,《支付服务法案》通过新加坡国会审议,已被正式立法。据Bplus新加坡(ID:BplusSG)独家信源透露,《支付服务法案》正式实施在即,新加坡数字货币交易所牌照或将在明年1月前后开始发行。

新加坡《支付服务监管框架》(Payment Service Bill)于2018年11月19日提交国会,进行一读;在这之后的一个月时间,国会议员对其进行了仔细研究。Bplus也在之前的文章《重磅 | 新加坡央行提交<支付服务法案>,将为交易所发放牌照?》中初步分析了这一框架下的牌照制度以及可能受影响的产业。

据MAS官网1月14日的通告,在经过二读并通过国会审议后,这一框架已被正式立法,并被命名为《支付服务法案》(Payment Service Act)。

这项法案将直接影响众多在新加坡市场中的数字货币交易所、钱包及OTC平台,并将从风控和合规两个方向对相关业务进行全面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法案的监管范围是所有在新加坡市场有实际运营的相关机构,而不仅限于注册地在新加坡的机构。

而在法案正式实施后,相关机构将有6个月的时间向MAS备案。

到底哪些业务受《支付服务法案》监管?

刚刚通过的《支付服务法案》参考了香港、澳大利亚及日本等国的相关立法,并整合了新加坡现有的《支付系统法案》(PSOA)及《货币兑换及转账服务法案》(MCRBA);在这一法案下,两条监管框架并行,他们分别是:“指定制度”和“牌照制度”。

其中,“指定制度”授权MAS指定某一大型支付系统以保持经济稳定;或在“一家独大”时指定另一支付系统加入竞争,以杜绝垄断市场的可能性。

而“牌照制度”则是为了更好顺应市场灵活性而设置的监管框架,其中共设有三类牌照:“货币兑换”牌照;“标准支付机构”牌照;和“大型支付机构”牌照。这一制度将以下七种业务纳入监管范围,致力于减小这些业务存在的风险:

第一类“货币兑换”牌照:

仅限于货币兑换服务,监管方向与现有的MCRBA法案类似;因业务本身的商业规模较小,涉及的风险也较低,因此该牌照的监管范围也较小。

第二类“标准支付机构”牌照:

监管上述7种服务任意组合而成的商业,但对支付或转账额度上限有要求,即一年中平均每月涉及的金额不超过300万新币,或,一年中平均每日涉及的电子支付流水不超过500万新币。由于额度较小,这一牌照的申请要求也较低,为创新型金融企业提供类似“永久沙盒”的宽松环境。

第三类“大型支付机构”牌照:

监管超过“标准支付机构”牌照所设额度的所有业务。因涉及的金额更大,风险更高,牌照审批要求也更严格,监管范围也更广。

新加坡现有的法案并不监管境内转账、商业采购及支付型代币相关服务这三项业务,《支付服务法案》很好的填补了这一空缺,可以更好的规范行业操作。例如: 可直接完成支付的电商平台(如:Lazada、Carousell等)均被定义为商业采购服务提供商,需要申请牌照。

更重要的是,这项法案让新加坡成为少数几个对数字货币业务有明确监管的国家。这一全新的法案下:所有数字货币交易所、钱包以及OTC平台都属于支付型代币相关服务商,必须满足相关反洗钱规定,并申请相应牌照以合规化运营。

此外,MAS指出,有部分支付服务所涉及的风险比较小,不完全适用于“牌照制度”。例如持牌金融机构因其现有业务而附带或必须开展的电子支付业务、虚拟货币业务等。这些服务不会被《支付服务法案》监管。同时,MAS也在考虑制定豁免标准,为符合“标准支付机构”牌照要求,但不能满足相关反洗钱条例的机构提供豁免。

新加坡数字货币行业不再是灰色地带

《支付服务法案》出台后,包括火币、Bibox等大型交易所均需着手准备牌照申请。数字货币相关业务涉及的流水普遍较大,这些机构大概率需要申请“大型支付机构”牌照。Bplus整理了新法案下的申请要求:

与此同时,在申请“大型支付机构”牌照时,交易所也需要符合反洗钱标准;并满足MAS对技术安全方面的基本要求,包括平台技术风险管理体系、用户认证、数据加密、防止服务器攻击等;此外,还应做好准备,接受MAS的定期抽查;避免违规操作,以免受到吊销牌照等处罚。

除了以上讨论的合规要求,在涉及到交易证券性质的代币时,交易所还需要获得受认证的资本市场运作者(RMO)牌照后才可开展相关业务。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创新,更多新兴支付方式涌向市场。《支付服务法案》便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不仅填补了之前法案存在的漏洞和空缺,更是将新加坡的数字货币相关产业带出了灰色地带。

基于持续推动金融科技发展这一初心,这项全新的法案从降低业务风险入手,为市场提供了更加明确的监管模式;同时,也为广大用户群体提供了更全面的资产保障。

《支付服务法案》实施在即

10月28日,在首届外滩金融峰会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首席金融科技官Sopnendu?Mohanty公开透露,新加坡正在制定支付服务的政策,“我们建立了一个系统和框架看如何进行监管,包括对加密货币的应用,年底就会生效,希望可以处理现在我们这个领域的一些挑战,包括跨境、反恐融资以及反洗钱等。”

而根据接近MAS人士对Bplus新加坡(ID:BplusSG)独家透露,《支付服务法案》预计将在明年1月前后正式生效,届时MAS将公布支付牌照申请细则,并正式开放交易所牌照申请。第一张数字货币交易所牌照很可能在明年一季度末正式推出。

在全球很多国家对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监管尚未明朗的大环境下,新加坡俨然是一块区块链发展的热土。在新加坡政府对金融科技“不寻求零风险,不扼杀技术创新”的原则指导下,包括区块链、数字货币在内的金融科技行业将为新加坡经济新增长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