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实现“碳中和”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乐山太阳能研究院院长、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姜希猛
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让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碳中和,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途径,抵消自身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一系列问题,影响人类生存,因此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做好“碳中和”工作,我们的家园便是生机盎然、空气清新的美丽中国。
因地制宜制定城市能源规划
实现“碳中和”目标,要统筹城市电力、热力、燃气等能源供应的专项规划方案,把握区域能源系统资源分布,确立区域发展能源目标、能源消耗预算及区域能源发展路线。
城市是主要的能源消费中心,在“碳中和”愿景下,以燃煤、燃气电厂为枢纽的传统能源规划随着减排的需要将逐步退出市场,寻找新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能源结构。每个城市的可再生能源分布特点和工业化程度都不尽相同,如沿海城市风电潜力巨大,而有些城市则可依托较发达的种植业开发生物质能源的利用。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现及储能技术的普及,城市将从单纯的能源消费节点转换为能源产销中心,城市能源规划需要更高的自主权。我建议从城市及区域层面发展清洁能源,制定局部能源解决方案。
其次,充分下放能源规划权限,强化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区域能源专项规划的比重。充分发掘城市内部再生能源资源、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原则开展城市区域能源专项规划,并将“碳中和”目标列为城市区域能源规划的关键约束条件。对城市的电力、供热、建筑、交通、农业甚至水务系统所涉及的能源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和分析。
我认为,从技术层面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城市区域能源专项规划制定应基于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相互印证;第二,预测区域能源消耗,将“碳中和”目标融入到区域能源规划中;第三,呼应上级区域能源规划,制定本地区域能源规划方案;第四,利用国际化的能源系统模型推动能源规划方法与数据的透明公开;第五,将供能和城市数字化结合起来。
做强气凝胶绝热产业
高温管道和设备的热损失占工业能耗的15%以上,至少占国民总能耗10%以上。而选用气凝胶绝热毡,管道绝热层厚度减为原来的1/3至1/4,大大降低绝热层蓄热量,使管道散热面积减少35%至40%,散热量至少降低50%。据保守估算,气凝胶绝热材料的全面使用可以降低40%至50%的工业高温输送散热损失,节能量占工业整体能耗的8%至10%、降低全国能源消耗5%以上。
虽然气凝胶绝热材料能带来可观的节能减排效益,且气凝胶等新材料具有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但因初始投资较高,在传统材料比价格、低预算的竞争之下,气凝胶绝热节能技术推广面临较大障碍。
为落实节能减排的“碳中和”目标,我建议,大力推广并发挥气凝胶材料的节能作用。在热电、石化、钢铁等用热体量大、热量损失严重的行业,率先推广气凝胶等高性能绝热材料的示范应用,并逐步大面积推广;修订节能和绝热工程验收标准,提出更高的标准并鼓励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节能和绝热工程中采用综合评标法等评标方法,不能简单沿用“低价中标”,并适时调整项目造价体系;对于应用端的节能技改项目匹配专项资金补贴,借鉴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政策,但不直接补贴气凝胶生产企业,而补贴到应用端;结合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做好绝热工程的节能量计量和监测,真实客观评价工程效果,为后续应用推广做好数据支撑;加强气凝胶行业市场监管,杜绝不符合标准的“非标品”以低价占领市场。
建设“碳中和”现代化村镇
据国际能源署等研究机构的判断,光伏将成为未来增量电源的最主要来源。中国要想在2021年至2045年实现电力系统“碳中和”目标,迫切需要对光伏发展前景进行深入研究,以备规划使用。
我认为应该把村镇光伏建设与农村清洁供暖、生物质能源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农村产业现代化、农村深度电气化结合,力争建成“碳中和”现代化村镇。这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发展绿色意义重大。
将农村规划建设成人均10千瓦的清洁电力生产端,农村不再是配网的末端,在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同时,又使农村获得售电收入,有力促进乡村振兴。10千瓦光伏每年发电1000小时即可实现年产1万千瓦时的电量和每年4000元左右或者更多的收入,可以有效发挥光伏养老作用,这对于没有养老保险的农村人口意义重大,有利于农村的长治久安。
光伏扶贫对助力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20年7月,我国已经累计建成投运光伏扶贫电站2649万千瓦,惠及全国1472个县、138091个村、418万贫困户,平均每户贫困户对应超过6千瓦光伏。随着国家光伏扶贫项目的开展,光伏电站的装机得到进一步普及,形成主要包括地面光伏电站、户用光伏系统和村级光伏电站三种形式的光伏电站,并且某些地区结合农业渔业的应用形成了“农光一体”“渔光一体”的良好生态,给村镇带来了电力收益和农渔业收益,创造了就业收入。
来源:检察日报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