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冷静期”,下一步该怎么走?
文|苑晶铭
编辑|常亮
如果说2021年是元宇宙火热的一年,那么2022年将是元宇宙概念回归理性的一年。
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两会,多位政协委员指出要对元宇宙进行冷思考,提出要警惕元宇宙“避实就虚”,尽量避免出现利用元宇宙炒作现象。
“目前对于元宇宙的深度思考和冷静分析相对缺位。”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认为,元宇宙目前还只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其相关应用场景还处在发展的最初阶段。万捷指出,打着元宇宙旗号的骗局已有苗头,一些企业和资本跟风带节奏,盲目投资、抢注商标、误导市场等行为频发。
任何热点的出现,都少不了“炒作”和“跟风”的嫌疑,或许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目前为止,元宇宙还没有标准的定义,就像“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行业内对元宇宙的定义莫衷一是,就会导致资本市场难以区分“真假元宇宙”。
那么元宇宙究竟是什么?根据亿欧参与撰写的《元宇宙与碳中和》一书提出的“用一句话来定义元宇宙”即:元宇宙是人类数字化、智能化高度发展下的虚实融合的社会新形态。
如何理解这个定义?元宇宙是社会新形态,是下一代人类社会,既不是技术,也不是产业。其特征是“虚实融合”,即虚拟世界、数字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充分融合,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将“难分虚实”。
当元宇宙的“轮廓”慢慢清晰,当市场热情回归理性,元宇宙的下一步将会如何发展?
按照《元宇宙与碳中和》提出的元宇宙发展“三条主线”,未来,元宇宙将分别从“人类六感交互体验”、“各类引擎及其内容生成平台”和“区块链的经济与治理”三个维度构建虚实融合的社会新形态。
那么目前来看,上述三个维度主线发展状况如何?各自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交互:虚实融合的开始
实际上,大多数人看待元宇宙就像“雾里看花”:不是完全不懂,但也懂不“完全”。
换言之,很多人对真正的元宇宙还一知半解,但却对元宇宙的概念雏形已有了解,原因在于:众多文艺工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各种表现形式,将科幻的虚拟世界呈现在大众眼前,并且告诉受众,“你要知道,在浩瀚的宇宙中,或许还存在另一个‘你’,那个‘你’将超越现实,拥有非同一般的自由和能力。”
如果说透过一副眼镜就可以看到未来,那么就目前而言,这副眼镜一定是VR眼镜。或许宇宙的尽头在何处还尚未可知,但眼下,火热的“元宇宙入口”已然摆在众人面前。
1935年,斯坦利·温鲍姆在小说《皮格马利翁的眼镜》中构想了一款能实现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的眼镜。
2018年,让元宇宙率先进入大众视野的是斯皮尔伯格的一部电影:《头号玩家》。在这部电影里,VR头显链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让主人公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来回穿梭。也就是说,和虚拟世界产生关联和交互,是元宇宙的的第一步。
根据《元宇宙与碳中和》,狭义来说,元宇宙交互发展主线中的交互技术是指“人与元宇宙之间的交互”,不止AR/VR/MR,而是完整涵盖眼、耳、鼻、舌、身、 意的六个维度。
广义的交互发展主线还包括“物与元宇宙之间的交互”, 既有物如何联动元宇宙里的数字物、数字人和数字系统(通过新型物联网系统等),也有元宇宙里的虚拟世界如何影响和控制物理世界的物、事、人(包括新型复合多基质 3D 打印机等)。
目前来看,行业内主要关注的依然是狭义上的“人与元宇宙之间的交互”。
根据IDC数据,2020年,全球VR和AR(增强现实)市场规模约为900亿元,其中VR市场规模为620亿元。预计2020-2024年的五年间,全球VR/AR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约为54%,其中VR增速约45%。
自2016年第二季度起,HTC、三星、索尼等公司的VR产品相继在中国市场出货。同年,小米、华为等国内科技巨头也宣布进入VR市场。随后,国内VR企业便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15-2020年我国VR企业成立数量逐年上升,由874家上升至3088家;而在2021年,我国仅上半年就新成立1997家VR企业。截至2021年上半年,我国VR相关企业总量达到近2万家。
VR给人类提供了高沉浸感、高分辨率、高仿真度的视觉及沟通方式,虽然从技术和产品上来讲,达到肉眼无法分辨的颗粒度、刷新率、时延等还需要3~5年的时间,但已经不远了。
《元宇宙与碳中和》预计,中低成本、中低效果的“六自由度”消费级产品预计1年左右就将引爆市场,这主要得看几个大厂,尤其是苹果和Meta的进度。
2020年10月底,Meta(原facebook)发布VR穿戴一体机Oculus Quest 2,并在发售三个月后实现累计销量300万台。2021年2月,该产品成为SteamVR平台第一大VR头显。据投行Evercore推测,2021年,Oculus Quest 2销量已超过800万台。
根据亿欧智库《2021中国VR/AR产业研究报告》,参照电脑和智能手机产业生态发展路径,VR产业生态繁荣点的两大前提条件为全球VR出货量超过1000万,和VR游戏内容月活跃用户不少于800万(占总月活跃用户数在80%以上)。
Meta创始人VR持续增长的出货量正是证明了VR商业化的可行性。
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VR头显设备出货量和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2.4%。据IDC预计,在2021-2025年间,全球VR头显设备出货量有望达到约41.4%的年均增速。中国信通院则预测,2024年,全球VR终端出货量将达到3375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6%。届时,VR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5%。
亿欧智库预测,2021年中国市场VR头显出货量有望达到143万台;2020-2025年,中国VR/AR终端硬件出货量将由约400万台增长至接近6000万台。
据亿欧智库测算,2025年中国VR/AR终端硬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89亿元;在国内应用市场细分场景下,剔除硬件收入的影响,2025年VR消费级应用市场规模将不低于296亿元,企业级应用市场规模将不低于931亿元。
可以说,目前来看,VR正在快速发展,元宇宙时代的“天涯若比邻”终将因为交互技术的发展而变成现实。
内容:游戏商业变现是难题
如果说交互是走进元宇宙的第一步,那么各类引擎及内容生成平台则是使元宇宙超越现实的灵魂所在。
各类引擎及内容生成平台主线包括游戏引擎、数字孪生引擎、工业设计与仿真引擎、 数字人引擎、教育课件引擎、建筑引擎、服装设计引擎、艺术创作引擎等各种引擎和内容生成平台,实现了从PGC(专业生产内容)到UGC(原创内容)再到AIGC(AI技术自动生成内容)的大发展,为元宇宙内容大爆发提供坚实而丰富的工具支撑。
《元宇宙与碳中和》提到:元宇宙时代将是人类精神产品和服务极度丰富的时代,是创作者经济极度繁荣的时代。跟互联网一样,优质内容也是元宇宙的核心。
这里我们主要谈元宇宙游戏内容。
“元宇宙的本质就是创造游戏。”微软CEO萨提亚· 纳德拉表示:“元宇宙能够将人物、地点、事物放入物理引擎中,相互关联,本质上就是创造游戏。”
元宇宙的本质究竟是不是游戏内容我们暂且不谈,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来看,游戏内容确实是最接近元宇宙的落地场景。
“Roblox上市”、“Facebook改名为Meta”、“微软收购暴雪”,可以说是元宇宙在游戏领域的“三大标志性事件”。
2021年3月,游戏平台Roblox作为第一个将“元宇宙”概念写进招股书的公司,成功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市值突破400亿美元,引爆了科技和资本圈。此外,Roblox上市后股价、市值的不断走高,也给资本喂下了一颗“定心丸”,资本看到,看似虚无缥缈的元宇宙概念真的可以换来“真金白银”。
随后,“元宇宙之风”在资本市场愈刮愈烈。当扎克伯格带着20亿美元收购Oculus并将公司改名Meta之后,这场关于元宇宙的游戏变得更加刺激。
然而好景不长,事实证明,能够“变现”的故事才叫好故事。当Roblox和Meta均未经受得住财报的考验,它们讲得故事就变得不那么“好听”了。
财报显示,Roblox四季度归属股东每股净亏损0.25美元,远高于华尔街预期的0.13美元;预订量为7.70亿美元,低于华尔街预期的7.72亿美元;日活跃用户达到4950万人,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050万人。
财报发布后,当日Roblox盘后股价下跌15.28%至每股62.1美元。截至2022年3月14日,Roblox股价跌近7%。
无独有偶,Meta四季度实现营收336.71亿美元,净利润102.85亿美元,同比下滑8%,这是该公司自2019年第二财季后首度出现利润同比下滑;全球日活跃用户首次环比下降,从19.30亿降至19.29亿。每月活跃用户为29.1亿,与上一季度相比也没有增长。
在2021财年,Meta的收入为22.7亿美元,营业亏损高达101.9亿美元。换言之,Meta在元宇宙业务方面的“成绩”,是一年亏掉了大约一个b站(市值107.87亿美元)。公布财报业绩后,Meta股价暴跌超过20%,市值蒸发2000亿美元。
对Roblox和Meta来说,当前的问题是商业变现。
引擎技术的成熟才会有内容生产平台的成熟,根据《元宇宙与碳中和》,游戏引擎今后有两大发展方向:
一个是继续面向专业人员提供“专业而复杂”,但“全面又强大”的功能;
另一个是面向大众演进易学易用的功能,为各类UGC平台提供傻瓜化的虚拟世界构建能力,并进一步发 展成AIGC平台。
区块链:商业化难,且有安全隐患
区块链是元宇宙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元宇宙经济与治理体系的根基。在构建元宇宙的相关技术里,如果没有区块链,元宇宙可能永远都是一种游戏形态,但是区块链打通了“虚拟”和“现实”的桥梁之后,就会让“虚拟世界”变成“平行宇宙”。
刚刚结束的2022年两会,涉及多项关于元宇宙的提案,主要包括鼓励科技型企业在区块链等领域努力、结合区块链技术打造港航数字生态圈、引导社会资本继续加大对区块链等数据技术创新的投入等等。
可见,国家已经对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应用重视起来。
如果以元宇宙的火爆为例证,判断区块链生态的完善,甚至以此为例证论断区块链时代来临的话,未免有些操之过急。但不可否认的是,区块链作为新一代互联网底层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很多领域并有成功落地案例。
根据《2021年中国城市区块链综合指数报告》,上海区块链综合指数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目前,全国具有投入产出的区块链企业近1400家,上海约占1/4。
此外,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技术在各个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冬奥会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开辟了良好的开端,同时也为金融消费场景的价值扩张提供了区块链解决方案样本。
然而,伴随区块链的发展,挑战和安全隐患也逐渐显现。
《元宇宙时代,区块链如何发展》提到,节点存储的区块链数据体积越来越大,其存储和计算的负担越来越重,这会给区块链核心客户端的运行带来很大的困难。
除此之外,区块链的应用效率较低,比特币的一次交易需要六次确认,每次确认要十分钟左右,全网确认需要一小时左右才能完成,这样的效率就不适合高性能的金融交易事务。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势必也将影响到区块链技术在元宇宙内的商业化进程。
与此同时,关于区块链的犯罪行为正在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注册区块链相关企业9.7万家,2017年到2020年区块链行业全球复合增速73.2%,我国复合增长率达到83.5%。区块链企业“鱼龙混杂”,不乏一些企业开始顶着“链游”、“元宇宙”的“帽子”收割用户。
其中,使用“元宇宙”“区块链”等概念包装自己的“农X世界”、“X武神”、“殖民X星”等多款涉嫌诈骗游戏,声称“3天就能回本”、“每日躺赚7万”、“客户已资产翻倍”、“强制暴富新方式”,实际上,这些游戏与普通游戏一样,大多是网页版2D游戏。
值得注意的是,区块链应用安全也是区块链安全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虽然区块链技术集密码学、分布式存储等多项安全控制技术于一身,但其本身仍存在安全漏洞。除了技术风险以外,区块链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进程中也存在合规风险和投机风险。
尾声
有观点认为:“当腾讯、阿里这些国内头部互联网巨头开始出现净利润下滑,被外界认为是字节‘印钞机’的抖音也开始增长放缓……当所有互联网巨头的增长开始乏力,降本增效就成为时代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对于眼下走过了风雨十年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它们需要一个“新故事”。而这个时候,元宇宙出现了,它会是互联网合适的“救赎”。
无论元宇宙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不可否认的是,资本和企业永远不会停止对增长的渴望。对于元宇宙的未来,我们只需要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对于无数个体而言,元宇宙不会带来时间的永恒和生命的延展,或许我们需要做的就如《三体》所言:“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